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参考

《中国工业经济》观点精粹 | 借款人社会资本会降低其贷款违约吗

发表时间:2020-11-05

  作者:廖理,李梦云,王正位 

  单位: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原文刊发:《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10期,原标题为《借款人社会资本会降低其贷款违约吗——来自现金贷市场的证据》

  研究背景: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其中,网络借贷是普惠金融的供给主体。因为网络借贷通过改变金融交易模式和金融组织结构,可以缓解以中小微企业、中低收入人群为主的长尾群体在传统金融体系中由于硬信息不足所面临的信贷约束。然而,中国网贷行业的发展也遇到过诸多问题,如平台爆雷问题。引起网贷平台爆雷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平台风控水平较差。因此,探究网络借贷的违约影响因素对改善网贷机构的经营至关重要,对网贷行业的发展乃至普惠金融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资本作为借款人重要的软信息,成为各界关切的话题。社会资本可以根据社交方式分为线上及线下社会资本。其中,线下社会资本对于提供无形资源以及有形物质帮助更有意义,也是借款人违约行为产生社会压力的重要来源,从而对借款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尚未有学者通过测度借款人线下社会资本来研究其对贷款违约的影响。有研究指出电话社交是借款人线下社交的重要方式,因此可以引入借款人相关的通话信息来对其线下社会资本进行衡量,进而补充社会资本与贷款违约之间的实证证据。

  研究发现:

  廖理、李梦云和王正位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10期的论文《借款人社会资本会降低其贷款违约吗——来自现金贷市场的证据》首先构建模型对社会资本与贷款违约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推导,随后利用现金贷平台的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研究发现如下:

   第一,结合机会成本理论及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理论可以提出两个对立机制。机会成本机制主要指借款人可能存在违约道德风险,该风险高低会受到社会资本的影响。由于借款人违约行为传导到社交网络中会带来社会耻辱成本,社会资本越强则违约机会成本越高,从而违约率越低。逆向选择机制则主要指在借贷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社会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社会资本更强的借款人反而可能资质更差,其违约率不一定更低,甚至更高。

  第二,利用借款人与联系人的通话信息衡量社会资本,利用借款人不同维度的逾期信息衡量贷款违约,通过一系列检验可以得到借款人社会资本会降低贷款违约的结论。之后,利用借款人短信中“逾期”文本数量等信息区分借款人资质并进行机制检验,可以发现借款人社会资本通过机会成本机制降低贷款违约,并未发现存在逆向选择机制的证据。除此之外,通过替换变量、匹配样本、补充样本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基准回归和机制检验中的结论。

  第三,社会资本异常与贷款违约之间的进一步检验发现,借款人社会资本异常变化会对还款表现造成不利影响。具体而言,借款人社会资本异常会加剧其短期逾期行为,但对最终违约行为的影响较小。

  研究启示: 

   该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信贷行业风险控制、征信体系建设、金融教育普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第一,贷款机构应健全贷款审核体系、规范贷款审核工作。就贷款审核体系而言,贷款机构可以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合法合规地获取借款人社会资本相关信息,并将其作为贷款审核的参考指标,进而仔细识别违约风险,筛选出优质借款人;就贷款审核工作而言,在目前的网贷实践中,许多机构由于贷款审核工作不规范使得贷款质量较低,后续引起包括暴力催收在内的诸多不当行为。因此贷款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应将工作重心更多置于贷前审核,而非事后催收,从而提高贷款质量并降低融资成本。

  第二,需不断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征信体系建设可以推动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从而约束公民行为。在目前的实践中,金融机构建立信用黑名单、法律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行为对于征信体系建设十分重要。然而征信体系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信息孤岛、标准各异、监管不足等问题。在大数据产业迅猛发展的当下,还需在政府监管、行业监管及征信企业的合力之下,加强机构间信用数据共建共享、推进征信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拓展征信信息使用广度及深度,将信用数据触及传统金融机构、网络贷款机构、线上购物平台等方方面面。

  第三,还需不断普及金融教育。除收入、资产等硬信息之外,社会资本等软信息也会影响到违约行为。说明除还款能力之外,还款意愿也是影响违约行为的重要因素。政府部门、行业媒体等机构应该广泛利用电视广播、数字媒体等渠道,多层面、多角度地进行金融教育,特别是金融风险教育和征信知识教育。这一方面可以引导公众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进行产品选择,另一方面也会引导公众提高还款意愿、树立守信意识,从而从公众自律的角度促进信贷行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转自中国工业经济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