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要求。这昭示着中国政府通过培育、壮大高质量产业集群培育企业贸易竞争新优势,进而推进制造业价值链不断攀升的强烈愿景。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量化了“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其中之一就是“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这也体现了中国政府通过构建国内市场大循环,推动贸易强国建设的决心。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反映了企业在出口贸易中利用本土要素和产品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获取贸易收益的能力,因而国内各类要素和产品市场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组织形式势必会对企业生产出口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在中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发挥各类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的空间外部性优势,推动出口贸易动能由传统比较优势向空间集聚优势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空间集聚优势同时包含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两方面外部性的综合作用。这些集聚优势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和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决定着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出口行为和贸易利得。在要素供给外部性方面,集聚优势主要来源三个方面的空间外部性:劳动力“蓄水池”效应、中间投入和中间服务的规模经济效应和空间外溢效应。首先,劳动力“蓄水池”不仅使厂商以较低价格便捷地获得岗位所需的技能人才,有效降低厂商对劳动力的搜寻成本和生产成本,而且能够提高劳动者与工作岗位间的匹配效率,提高企业对国内中间品的使用效率,进而提升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其次,大量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的中间品厂商集聚有利于提升最终产品厂商对于多样化中间品的可获得性,从而降低了国内中间品的相对价格,提高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其三,知识和信息的交流、互动和传播一方面通过提升企业学习效率、降低研发成本的途径提升企业使用国内中间品的效率,另一方面则可通过推进技术创新和深化分工来提升国内中间品种类,从而促进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提升。在市场需求外部性方面,新经济地理理论从本土市场规模扩大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及其运输成本的相互作用视角,分析了厂商规模报酬递增和空间集聚优势的来源。不同地区之间的厂商—消费者关联效应和厂商—厂商需求关联效应使制造业企业同时受益于本地市场和外围市场,并在生产中获得规模经济收益,从而降低企业平均生产成本、提升中间品多样化水平,提高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
研究发现:
韩峰、庄宗武和阳立高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3期的论文《中国制造业出口价值攀升的空间动力来源——基于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的综合视角》,该文首先构建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决定模型,进而在马歇尔集聚经济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框架下探讨了各类要素供给与市场需求层面的空间集聚优势对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效果和实现机制,并进一步利用中国企业与城市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研究发现如下:
第一,各类空间集聚优势从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两方面共同发力,构成了中国制造业出口价值攀升的空间动力来源。
第二,企业平均成本、国内中间品效率和国内中间品种类等中介变量是各类空间集聚优势提高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重要渠道。而各类空间集聚优势对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异质性影响依赖于企业贸易类型及所在城市等级等方面。
第三,劳动力“蓄水池”效应、中间服务空间共享效应以及制造业中间品空间共享效应与市场潜力在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相互影响趋势,能够通过不同类型集聚优势互补效应的发挥进一步推动企业出口价值攀升,而空间技术外溢效应与市场潜力之间则存在替代效应。
研究启示:
该文的研究为培育制造业贸易竞争新优势进而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第一,各地区应充分识别并挖掘自身集聚优势,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地打造具有地域化特征的制造业集聚中心,同时充分利用城市之间以及城市与腹地之间在要素市场和最终商品市场等方面的空间关联性因势利导,将城市自身优势转变为空间规模优势,使不同城市制造业均能从各自集聚优势中获益,助推企业实现出口价值攀升。
第二,注重挖掘和培育与自身及空间中其他城市存在供需关联效应或协同效应的集聚优势,强化供需两方面集聚优势间的互补性和联动性以打通国内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大循环,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空间集聚格局。
第三,在劳动力、中间品和技术市场方面,要探索更高效率的要素协同共享机制,破除阻碍这些要素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劳动力、中间品和技术等要素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空间共享,实现各类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
第四,在空间市场需求方面,应进一步促进城市间商品市场的整合、积极推进市场一体化,构筑强大的城市间生产经营和销售网络,使不同地区制造业厂商均能够共享产品和要素市场,以更好地利用国内大市场优势,增强国内市场需求规模扩张对于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