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参考

《中国工业经济》观点精粹 | 构建多元化供应链体系提升企业发展韧性

发表时间:2024-11-28


作    者:魏 龙  蔡培民  潘  安

单   位: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原文刊发:《中国工业经济》2024年第9期,原标题为《供应链冲击、多元化战略与企业发展韧性——来自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的证据》。

1.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事件频发,对企业供应链安全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洪水、地震、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不仅严重损坏供应商的生产基础设施、损毁库存物资,而且破坏道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导致客户企业的供应链风险加剧。由此,识别可能引发供应链中断的自然灾害风险并加以控制,成为企业供应链治理的一项重点内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多元化战略能够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有助于提升企业发展韧性。然而,供应链多元化的影响可能是双重的: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替代供应商获得及时必要的中间投入品;另一方面,企业部署多元化的供应链也需要付出较高的固定成本和协调成本,从而增加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负担。因此,探究企业能否通过多元化战略构建“灾害适应型”供应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但总能展现较强的灾害适应能力。既有研究从政府行为角度作出了一定的诠释,包括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对冲效应、集中型制度适应性效率、地方政府应急救助措施等。上述分析均是沿着灾后“救”的思路展开,实际上,应急管理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是“防”,探究供应链多元化对不利冲击是否具有缓释作用,可为中国企业发展韧性和宏观经济发展稳定性提供新的解释视角。

2.研究结论

魏龙、蔡培民、潘安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4年第9期的论文《供应链冲击、多元化战略与企业发展韧性——来自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的证据》构建供应链冲击影响企业跨区域中间品采购行为的理论模型,并从企业供应商所在地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引致供应链中断视角,利用2009—2019年全球紧急灾难数据库、中国上市公司供应链数据等,探究企业供应链多元化战略应对不利冲击、提升企业韧性的作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供应链冲击具有纵向传播的特征。供应链冲击增加了企业的中间投入品采购成本,并限制了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从而形成供应商受灾将使客户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显著下滑的纵向传播。

第二,采购多元化的企业在供应链冲击下表现出强韧性。在中间投入品可获得性方面,多元化企业成本弹性较高,成本管理的空间充足,供应链冲击对营业成本的提升作用较小;在商业信用可利用性方面,多元化企业受供应链冲击后,无论是获得的商业信用,还是用于提供给上游供应商的商业信用,其变动幅度均较小。在多数企业并不依赖于单一化中间投入品的情况下,即使特有供应商受到灾害冲击,供应链多元化依然能有效发挥提升企业韧性的作用。

第三,供应商所在地受灾等级越高、经济集约化程度越高,对下游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的不利影响越大;与此同时,企业供应链多元化的缓释效果也更显著。对于非国有企业、原材料低库存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更需要供应链多元化战略提升企业的发展韧性。

3.研究启示

第一,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警惕自然灾害风险沿供应链纵向传播。企业应定期开展供应链风险评估,通过对供应商、物流网络和生产基地所在区域的自然灾害风险进行定期评估,识别高风险环节和区域,采取相应的减灾措施。政府应完善应急供应链体系和灾后帮扶救助工作,适当扩大灾后资助援建的范围,特别是加强灾后支持体系中对供应链受损企业的支持。

第二,利用新兴技术构建多元化供应链体系,将供应链风险分散化。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作用,助力构建多元化、可视化的供应链体系。当前,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将数字技术应用在供应链管理中,不仅可以节约信息搜寻成本、契约成本,而且可以实现数据获取和利用的最大化,更好应对不确定风险。面对供应链冲击,强大的数字系统和分析能力有助于缩短企业的反应时间,从而帮助企业迅速调整采购策略和生产流程。

第三,强化企业信用和存货管理,阻断冲击沿供应链纵向传播的渠道。一方面,通过合理的采购计划和销售策略提高存货周转率,提升库存弹性。根据供应链的脆弱性,建立合理的库存周转模型,确保在供应不足时也能维持生产。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供应链金融工具,如供应商融资、应收账款保理等减少因资金流动性不足带来的信用压力。在采购合同中加入有利于信用管理的条款,如付款条件、延迟交货罚款、违约责任等,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第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疏通企业跨区域供应链布局的堵点。在全球供应链重塑的大背景下,企业构建跨区域的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微观基础。当前,由于国内区域间交易成本仍然高居不下,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众多,企业跨区域部署供应链障碍重重。各地政府应当努力削减国内区域间壁垒,促进市场设施互联互通,完善产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跨区域交易平台、合作平台,助力企业供应链多元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