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ation Mondays】“学者型官员如何推动环境治理”专题讲座
发表时间:2025-04-15
2025年3月31日晚,中心Innovation Mondays 2025年春第1次组会在学海楼1507会议室举行。魏龙教授、黄蕙萍教授、叶海燕副教授、石大千老师、费日龙老师、金志达老师、方紫薇老师以及在校研究生参加会议。
会议开始,石大千老师为在座师生带来了题为“学而优则仕:学者型官员如何推动环境治理”的专题讲座,并分享了自己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石老师指出,“政府官员是否有科研经历”这是一个比较新颖且具有意义的选题。随后,他详细介绍了选题逻辑、研究动机、数据选取以及研究结果等内容。主题演讲结束后,在座师生展开了积极的互动交流。魏龙教授指出,“怎么选好题,怎么做好题”是每个研究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要多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合作,避免闭门造车。
会议第二项,姬文飞博士生汇报了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协同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中美应对气候协同的应用》的选题报告。他从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的必要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程度、动机的构建、中美气候协同等方面进行汇报。汇报完毕后,在场老师对论文进行了提问和讨论。魏龙教授强调气候变化与协同这一选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他同学可以借鉴并进行深入研究。
会议第三项,王浩宇硕士生汇报了题为《RCEP背景下关税对中国制造业供应链韧性影响的实证分析》的选题报告。他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创新点和拟研究成果、总结与展望五个方面进行汇报。随后,在座师生展开讨论,魏龙教授指出,无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在开题时都要注重选题的创新性。
最后,蔡培民博士生分享了Big Data&Big Events。他分享了“新型离岸贸易”、我国首项数字化转型领域参考架构国家标准发布、特朗普贸易政策2.0、《DHL贸易地图集》、《氢能:缩小成本差距——释放2030清洁氢能需求》等近期热点事件。
通过此次研讨,石大千老师的专题分享以及老师们对学生选题报告的建议,给这次研讨会赋予了深刻意义,使同学们受益匪浅。至此,本次学术周会圆满结束。
供稿人:王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