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动态

【学研论坛】研究生报告“数据要素赋能”、”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与“产业数字化”工作论文

发表时间:2024-12-14


12月11日晚,中心“学研论坛”2024年第13次例会在学海楼1507会议室举行。赵玉林教授、黄蕙萍教授、汪芳教授、韩书成老师、谷军健老师、吕晓蔚老师、胡威老师以及在校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硕士生李爽、易亲贤及陈渊莉同学报告了各自工作论文的进展。

首先,李爽同学汇报了题为《数据要素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的论文,从研究背景、理论研究、机制分析、实证分析等部分进行阐述。汇报完毕后,在场老师和同学们对论文进行了提问和讨论。其中,胡威老师指出,论文所采用的衡量指标不够适当,同时认为省级区域的测度范围过大,建议缩小至地级市层面进行研究。韩书成老师对题目中“赋能”与“影响”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质疑,建议进一步明确二者的定义,并强调需要清晰区分“数据”和“数据要素”的概念。赵玉林教授和黄蕙萍教授一致认为,论文在数据要素指标的选择上存在问题,其中赵玉林教授还特别指出理论分析部分需要进一步深入。谷军健老师则认为,论文所使用的数据创新性不足,机制设计不够新颖,且文章在内生性问题的处理上存在一定困难。

其次,易亲贤同学汇报了题为《制造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的机制及测度》的论文,从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理论基础以及指标构建测算及分析五个部分进行阐述。在讨论环节中,黄蕙萍教授和谷军健老师一致建议,应将协同度高低所带来的影响和效应纳入分析,进一步阐明其实际应用价值。赵玉林教授则指出,在研究绿色化对数字化的影响机制时,应重点关注绿色化如何增强数字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并建议结合绿色化与数字化协同发展试点相关政策展开具体分析。

最后,陈渊莉同学汇报了题为《产业数字化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的论文,从选题背景、文献回顾及评述、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以及实证分析几个部分进行阐述。胡威老师指出,论文在关键变量和指标的选取上需要统一标准,建议更加聚焦于制造业领域,同时对“产业链占比”等指标的度量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汪芳教授则认为,论文的工作量略显不足,研究内容相对单薄,并且“理论分析”部分的讨论深度仍需加强。此外,与会老师们一致建议,可以将标题中的“链”字去掉,以使题目更加简洁精准。

经过本次研讨会的精彩讨论和深入交流,同学们获益良多,收获满满。至此,本次学术周会圆满结束。

供稿人:齐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