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动态

【学研论坛】研究生报告“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制造业企业碳绩效”与“数据要素赋能”工作论文

发表时间:2025-03-06


2月26日晚,中心“学研论坛”2025年第1次例会在学海楼1507会议室举行。赵玉林教授、汪芳教授、韩书成老师、谷军健老师、吕晓蔚老师以及在校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硕士生易亲贤、曹越及李爽同学报告了各自工作论文的进展。

首先,易亲贤同学汇报了题为《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对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的论文。他从引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研究设计、实证分析以及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五个维度展开论述。汇报结束后,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提问与讨论,针对论文的内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谷军健老师强调需要厘清被解释变量测度公式的逻辑关系,并建议阐释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关联性。赵玉林教授则指出,应确保被解释变量与既有研究的一致性,同时建议突出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协同创新特征,并深入探讨绿色化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节能降碳作用。

随后,曹越同学汇报了题为《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企业碳绩效的影响研究》的论文,从研究背景及意义、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实证结果及分析、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汇报结束后,与会的老师们针对论文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韩书成老师就变量设置提出建议,认为企业吸收能力更适合作为调节变量而非中介变量。赵玉林教授则建议采用“技术扩散”替代“吸收能力”。谷军健老师补充强调,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作为中介变量需要理论支撑,并建议进一步提炼研究创新点。

最后,李爽同学汇报了题为《数据要素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的论文,从研究背景、理论分析、指标构建、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汇报完毕后,在场老师对论文进行了提问和讨论。赵玉林教授提出,标题中的“赋能”与“影响”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斟酌,并且数据要素指标的选择存在问题。汪芳教授则建议将“产业结构高级化”这一中介变量调整为更具针对性的“产业数字化程度”。

经过本次研讨会的精彩讨论和深入交流,同学们获益良多,收获满满。至此,本次学术周会圆满结束。

供稿人:姚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