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动态

【学研论坛】硕士生报告“产业数智化”与“中国‘一带一路’境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论文

发表时间:2025-11-12


11月5日晚,中心“学研论坛”2025-2026年第一学期第10周例会在学海楼1507会议室举行。付怀玉同学和廖自力同学进行了工作论文汇报。

首先,付怀玉同学进行了题为《产业数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硕士论文进展汇报。该研究聚集于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重点讨论了数智化水平的测度方法,利用大量实证模型探讨了产业数智化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效应,研究表明产业数智化对于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持续性地促进作用,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随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针对论文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胡威老师肯定了论文的工作量,同时支出双循环的因变量应是落地的,需要考虑国内国际之间的联系,并给出利用外部调节变量的建议;韩书成老师指出需要考虑产业数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关系;刘春晖老师提出省级层面和国家层面数据的区别需要在实证部分进一步考虑;汪芳老师指出应确保论文的有用性,如在价值链上重点不应在与国内国际商品销售量的大小;谷军健副教授指出实证部分涉及概念较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测度上存在一定的考虑替换空间,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应着重提高国内市场韧性,考虑双循环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提高论文的紧凑度。

然后,廖自力同学进行了题为《中国“一带一路”境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案例研究---中电光谷“走出去”策略》的硕士论文进展汇报,主要从研究背景、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实证研究等方面来汇报。主要论述了开题报告的内容,选题可行性。随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针对论文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韩书成老师与刘春晖老师均对论文标题提出了修改意见,建议主要考虑中电和“中百”的案例作对比;汪芳老师指出开题报告需要将案例分析、案例研究背景方法和结构部分对应。谷军健老师建议评估方法的表述可以进行适当修改,同时也讨论了选题的可行性并对题目表述提出修改意见。

经过本次研讨会的精彩讨论和深入交流,同学们获益良多,收获满满。至此,本次学术周会圆满结束。

供稿人:严高鹏